一、外观检查
观察外壳
检查变压器的外壳是否有变形、破裂的情况。例如,对于油浸式变压器,如果外壳出现鼓包,可能是内部发生了故障导致压力升高。而外壳的破裂则可能会导致变压器油泄漏,这不仅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还存在安全隐患。
查看外壳的油漆是否有烧焦、变色的迹象。烧焦的油漆可能意味着变压器局部过热,这可能是由于绕组短路或者接头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检查连接部件
查看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氧化或者过热变色的现象。接线端子松动可能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产生发热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电弧,烧毁接线端子。
检查变压器的接地线是否牢固。良好的接地是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如果接地不良,在变压器发生漏电等故障时,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查看冷却系统(如果有)
对于大型变压器,检查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冷却风扇或者冷却油泵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例如,冷却风扇不转或者转速过低,会导致变压器散热不良,使变压器温度升高,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检查冷却系统的管道是否有堵塞或者泄漏的情况。对于油浸式变压器的油冷却系统,油管堵塞会影响油的循环,降低冷却效果;而油的泄漏则会使变压器油量不足,同样会影响冷却和绝缘性能。
二、电气性能检查
测量绝缘电阻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变压器各绕组之间以及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变压器,绝缘电阻有相应的合格标准。例如,对于10kV级的变压器,其绝缘电阻在常温下一般不应低于300MΩ。如果绝缘电阻过低,可能是由于绝缘受潮、老化或者绕组短路等原因导致的。
比较不同时期测量的绝缘电阻值。如果绝缘电阻值下降明显,即使仍在合格范围内,也可能预示着变压器存在潜在的绝缘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
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变压器各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直流电阻的大小与绕组的材质、长度、截面积以及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关。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应该平衡,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对于1.6M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之间的差别不应超过三相平均值的2%。
如果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度过高,可能是由于绕组匝间短路、焊接不良或者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检查变压比
使用变比测试仪测量变压器的变压比。变压器的实际变压比应该与铭牌上标注的额定变压比相符,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例如,对于额定变压比为10kV/0.4kV的变压器,其变压比误差一般不应超过±0.5%。
变压比异常可能是由于绕组匝数错误、匝间短路或者分接开关位置不正确等原因导致的。
检测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在变压器空载状态下,测量其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大小与变压器的铁芯材质、铁芯结构以及绕组匝数等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应该在规定的范围内。
空载电流过大或者空载损耗过高,可能是由于铁芯多点接地、铁芯硅钢片绝缘损坏或者绕组匝间短路等原因引起的。
三、运行状态检查
温度监测
检查变压器运行时的温度。对于油浸式变压器,可以通过油温表查看油的温度;对于干式变压器,可以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绕组等部位的温度。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的温度应该在规定的范围内,例如,油浸式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一般不应超过85℃。
如果变压器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过载运行、散热不良或者内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持续的高温运行会加速变压器绝缘材料的老化,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听声音判断
通过听变压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其状态。正常运行的变压器会发出均匀的、轻微的“嗡嗡”声。如果变压器发出异常的声音,如“噼里啪啦”的放电声、“嗡嗡”声变大且不均匀或者有金属撞击声等,可能是由于内部发生了局部放电、绕组松动或者铁芯松动等故障。
检查负载情况
了解变压器的负载情况,查看是否有过载运行的现象。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会导致其温度升高、绝缘老化加快,甚至可能损坏变压器。可以通过查看电流表或者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来确定变压器的负载电流是否超过了额定电流。